| 繁體 | 加入收藏 |
我要当作家 我要当编剧
第114章 抄斩

作者:梦公子 字数:3366 字


我那时并不懂,为何父皇会放过母后,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朝中的几位大臣联合起来极力反对的缘故。

良妃虽然得宠,可她一个孤女,在朝中根本就没有外援相助,即便在宫内得宠,又怎么躲得过母后。

经此一事,父皇对良妃更加宠爱,但对母后也不敢再不理不睬。他虽然有心阻碍母后与众位大臣来往,可母后的母家却已经他们站成一线。

父皇再也不敢轻视母后,我和皇兄重新也得到了众人的爱护和尊重,但父皇对我们也逐渐厌恶了。

良妃吃了亏,开始明白想要扳倒母后,就需要先扳倒母后的母家,但她一个孤女,又恃宠生娇,虽然想要拉拢重臣,但时常因为自己的脾气而适得其反。

她不能从大臣身上下手,唯有加倍对父皇献媚争宠,时常吹着枕边风,使得父皇对母亲嫉妒厌恶。

以至于后来,两人竟然悄悄立了遗诏,要传位于三皇子。可我皇兄仍是太子,这么做实在于理不合。

我永生难忘那一年,父皇驾崩,停灵宣室殿,一众宫嫔与大臣跪在殿中,哀哀恸哭,母后跪在灵前,眼角亦是挂着泪。

我小心翼翼跪在母后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母后看上去却很平静,我也不晓得父皇的死对她来说究竟是不是一件坏事。

父皇自从有了良妃,就对母亲十分厌恶,从前的恩情种种,早已经抛之脑后,母后这些年吃了很多苦头,也极少与父皇含笑相待。

我甚至曾经怀疑过父皇的死是不是和母后有关系。

赵菁突然又停了下来,苦笑道:“皇上,您说妾身是不是很坏,居然连自己的母后也不相信,明明父皇对妾身那么不好,妾身还偏偏惦记着他。”

就像惦记着吏思阳一样。

吏思阳从来没有给她好脸色看过,也从来没有将她当做是一个公主。

她不远万里追他到风华,结果他却只是说了好些难听的话伤她的心。

难道她骨子里就是喜欢人家虐待她的吗?

父皇险些要了她的命,她却总是记挂着父皇的好处。吏思阳屡次三番的拒绝她、侮辱她,她偏偏忘不掉他,到现在还深深地喜欢着他。

“这不怪你,”风华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脊,语气温柔:“朕也十分记挂父皇,而父皇对朕也不见得很好。”

还有风藤,明明对他恨之入骨,偏偏有的时候还是会莫名地想起他。

但他始终不敢承认,他对风藤其实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

他渴望脱离风藤的控制,却又依赖风藤的力量,若不是因为喜欢上赵菁,他绝不会想到要反抗风藤。

他想要保护自己喜欢的人,可是风藤偏偏要伤害她,他与风藤为敌,不仅是因为政治,也是因为女人。

“可是父皇险些赐死妾身……”

“那又如何,”风华静静地看着她,手指放在她的发间交缠:“血浓于水。”

他说这话时,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风藤是他的亲叔叔,但他与风藤注定了会反目成仇,除非风藤放弃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但很显然,风藤并不会这么做,而他也绝对不可能会放过风藤。

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江山,他怎么也不会放手的。

“是妾身不该说的太多,惹得皇上不高兴了。”

赵菁假意难过,风华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朕倒是觉得很高兴,你能与朕说这些,其实你刚开始来的时候,朕能感觉到你不是很喜欢朕,只是为了某些原因,才对朕言听计从。”

赵菁作为和亲的工具,根本就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偶尔在想起吏思阳和赵丽笙的时候,才会觉得恨。

“朕希望你能够对朕敞开心扉,因为朕是真的喜欢你,只要你不背叛朕,不作出对不起朕的事情来,朕是不会亏待你的。”

赵菁心下一惊,风华突然这么说,不知道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赵菁虽然没想过祸害他,可是背着他也做过不少对不起他的事情,她也想忘掉这些好好来过,可是风藤是不是真的会放过她呢?

“你接着说吧,咱们不提这些,朕也不再打断你了。”风华握一握她的手,将话由引开了。

赵菁这才道:“既然皇上想听,那妾身便告诉您。”

扶灵的时候,本该是皇兄去的,可是当他走上前去时,三皇子居然也在良妃的怂恿下走了上去。不过,他们不仅仅是上去扶灵,更是要与皇兄争夺这个皇位。

良妃拿出父皇生前所立下的遗诏,可父皇生前并未下旨废太子,所以一时众位大臣谁也不敢偏帮,只得噤声思辨。

有人提出验明遗诏真假,可母后却告知众人那是一份真的遗诏。我那时不明白为何母后要这样说,她只要坚持遗诏是假的,良妃孤苦无依,未必能够斗得过她。

可是她却做了一件并不明智的事情。

那时我也几乎以为母后是疯了,可是我没想到,皇兄还是登上了皇位,而三皇子则成了一个有名无权的王爷。良妃明明已经稳操胜券,却还是输给了母后。

良妃此战一败,无疑是死路一条。我本以为母后定会给与她报复,令她生不如死,可没想到,母后却放她在后宫安度晚年。

风华又忍不住道:“为什么?若是换做朕,朕必然要将她碎尸万段不可。”

赵菁微微一叹:“妾身当年也不知道,不过后来从母后那里听说了一件事情,才总算明白了。”

风华不禁道:“是什么事情?”

赵菁道:“皇上可记得赵国赵炀帝时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风华迟疑道:“你是说方家被灭门的事情?”

赵菁点了点头:“赵国的百姓,但凡是庆元以前出生的,怕是对十八年前方氏一族被灭门的惨案有所了解,但却无人敢对此评头论足,只因着这件事,是那时的圣上一手所为。”

说起方家,那可曾是赵国有名的一个大家族。方南枫的外公是为赵国几朝效力,扶持过几位皇帝的公卿重臣,他的母亲亦是隆定一朝有名的美人。

原本炀帝极喜欢他母亲贤惠多才,曾亲口许诺将他许给自己极宠爱极看重的皇长子,谁料当时还是二皇子的皇帝因与众多皇子争夺皇位,为了抢夺政治资本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竟软硬兼施强娶了方南枫的母亲方秀雅。

谁道方秀雅与皇长子并非是被束缚于父母之命,而是情投意合,两人竟在婚前便已发生了出格的举动。

当二皇子抢夺方秀雅成婚之时,却不知道,她已与皇长子珠胎暗结,并且腹中也已经身怀有孕。

可想而知,方南枫的出生自然对不上两人成婚的时间,但因为方秀雅身子素来孱弱,二皇子虽也有怀疑,却也只是劝说自己,她大家闺秀不至行如此出格之举,权当这个孩子是早产儿。

方南枫出生没多久,二皇子便坐上了皇位,改年号为庆元。可谁道他生性暴戾多疑,极无安全感,竟弑杀兄长。

不仅如此,登上皇位之后,因记起方秀雅曾与兄长定亲,更疑心方氏一族对自己有二心,不顾方家老爷辅佐几朝的功绩,不明不白的剿灭方氏一族。

正当众人担心他会不会连方南枫一起处置掉的时候,幸是虎毒不食子,他有意疏远这个孩子,却并不动手杀他。

方秀雅悬着的心才要放下,偏生宫内有一位老奴竟道出方南枫的出生不像早产,这下便将皇帝的怀疑生生勾起来了。

他的孩子这样多,哪一个不是足月生产,偏生是方南枫早产,岂非太过蹊跷?

他原就对方南枫的出生颇有疑惑,且又对他身上流的血颇为忌惮,从前不杀他,不仅仅是因为对他的身份不确定,更是因着怕世人戳着脊梁骨骂他禽兽不如。

而如今,好容易有人证实他的想法,给了他杀害方南枫的理由,他又岂能轻易饶过他?

自然第一个要杀的,应是方秀雅。

这个女人背叛自己,欺骗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焉能忍之?

便没做多想,便差人弄死了方秀雅,方南枫那年已经五岁,将将懂得人事,不久之前才见外公一家被父皇处死,全族五百多口人,除了母亲与自己,和另一位告老还乡的老家奴外,无一幸免。现如今,竟又亲眼瞧着母亲被杀,即便是性格再好的孩子,合该也废了。

皇帝性子太过狠辣,竟命人花十日在城门口挖了一个埋骨的坑,将方氏全族的尸首埋于此地,誓要让方家的人承受万人践踏。

时至今日,城中的百姓每每进出城门,都仍心有余悸,生怕方氏族人的冤魂会从地底下跑出来。

而方南枫被抄斩时,因得此前离去的老家奴所救,方能逃过一劫。

可谁料,皇帝的侍卫对两人穷追不舍,眼看就要抓住两人,千钧一发之际,二人撞上了一支迎亲队伍。

老奴灵光一闪,求得众人将方南枫放在迎亲队伍中当是喜童,自己又引开追兵,方南枫这才得以逃过一命。

风华淡淡道:“这件事情朕也有所耳闻,可是与你母后和良妃又有什么关系?”

赵菁道:“当初妾身也不知道,可是后来母后告诉妾身,原来良妃就是方家的后人,她费尽心机入宫就是想要报复父皇和母后。”

“报复你父皇朕还能理解,可是你母后……”

赵菁道:“当初派兵围剿方家的,正是母后的母家,这也究竟是一段孽债。所以良妃才处处跟母后过不去,而母后一再忍让,是因为要替先辈还她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