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又想到了什么,有点疑惑,“一个姑娘家叫牡丹是没有错,花的名字,挺好听的,就没有什么姓氏吗?”
“真是的,也忘了问蓝儿了,姓甚都不知道,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杨甘绿嘴角一抽,还是不知道的为好,知道了太多会失望的,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等大哥回来了,一切就知道了。”
“除了等只能等了,希望今年过年回来的时候,能带来好消息。”
“娘,放心吧,凭借大哥的魅力,获得牡丹的芳心,是迟早的事情。”
“是吗?一天没个正行,人家牡丹弹琴跳舞都会,也不知道嫁过来,习不习惯?”
“俗话说,入乡随俗,一切看天意了。”
“娘,假如这个牡丹姑娘什么都不会做,还会同意吗?”
大哥,我可是在帮你探娘的口风呀,要是同意,皆大欢喜,要是不同意,没有祝福的姻缘,加上反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她也是操碎了心呀!
“会做饭会洗衣会生孩子就行了,农活什么的,不会就算了,你爹也不会强迫的,重要的是传宗接代。”
据大哥说牡丹姑娘银子不少,估计是一些人送的,大哥也送了不少吧,至于做饭洗衣什么的,牡丹姑娘未必会。
“娘,你看看我,不洗衣不做饭的,也过的挺好的呀,所以,不要要求太多了。”
大哥,要是说通了爹娘,你可要好好的感谢我呀!
“你不一样,你是生意人,是赚大银子的人,每天忙的很,还怀着孩子,哪里有时间洗衣做饭呀!”
这明显的睁眼说瞎话,她现在还不是闲着的吗?不过,心里美滋滋的,是怎么回事?
“那假如啊,大哥和牡丹姑娘成亲了,牡丹愿意过来干活,那是不是就不需要洗衣做饭了?”
“这不行,就算是干活,这最基本的活还是要做的,难道蓝儿的衣服要我洗吗?这不像话。”
小声的辩解道:“可,可阿景的衣服就是自己洗的,有时候还给我洗呢!”
“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和娘唱反调呢,那是你的本事大,把阿景治的服服帖帖的,而且和白家的人分了家,管不着你,不然王氏会说你的。”
“同样的道理,牡丹说不好也把大哥治的服服帖帖的,那是不是在和你们分家,牡丹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你这脑子想什么呢,蓝儿和御景不一样,你大哥是有人疼有人爱的,不可能分家,不然,打断他的腿。”
原来,娘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打腿,惹不起惹不起啊!
“娘,你这样一说,感觉阿景好可怜。”
“不是有你护着吗?还可怜什么?”
“好像有点道理。”
“一孕傻三年,说的一点也没错,以后可别把脑子坏了,到手的银子会飞了的。”
“……”她表示不想说话,心好累。
“哎,我看牡丹是一个好姑娘,你大哥就是沾花惹草的,没个正行,牡丹没看上他,真是一位聪明的女子。”
“……”
“只希望两人是缘分,时机到了,就会看上眼了。这做饭洗衣生孩子不会的话,那就没什么用了。”
大哥,一切只能看天意了,希望牡丹姑娘是一个会做饭会洗衣会生孩子会赚银子的人……
“娘,我还是吃饭吧!”
这个孩子听话的很,孕吐也就是七八天,时间很短了,再加上做的饭各种口味都有,花样多,一来二去的,很有胃口。
“娘,做的真好吃。”最近感觉学到了大哥的精髓,不管做什么,都要夸一句,这样心情都会好。
“差不多就行了,不能太饱了,到了饭点还要吃饭。”
她一天五顿饭,早中晚各一顿,上午下午各一顿,这就是被这些人伺候的太好了,她现在就是过着每天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也没有多奢华,普普通通的日子,衣服也是买的便宜的,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买贵的。
过日子,开心舒服最重要,其它的不重要,不管是便宜的衣服还是贵的衣服,本质在于好看保暖,就对了。
不败家是她美好的品质,一定要节约,人的一生顺风顺水的很少,有很多半路翻船的,也不知道她的命运到底如何?
“娘,知道了。”
第一次怀孕,没什么经验,反正送过来吃的她就吃,不是太饱的话总会吃上几口,有人伺候的日子,太美好了。
她估摸着是不是应该看一下大夫了,有没有什么问题,万一有问题,也能及时的发现呀!
第二天,来到了医馆,耗费了一些时间,没有什么问题,又开了安胎药,她不想喝,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喝,是药三分毒。
白御景也觉得又道理,苦巴巴的,不好喝,既然没事,就不喝了,偷偷的把药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你在浪费银子。”
“不会,给动物喝。”
“……”
按照约定,墨白再一次的来了,看起来比上一次要精神多了,依旧是穿着发白的衣服。人颓废和精神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的母亲也在逐渐的好起来,这一切都要感谢杨老板,她的帮助,银子真的是一个好东西,能救人于水火之中。
杨甘绿估摸着日子快了,整整一个月,不多不少,一个有原则的人,说一个月就是一个月,不拖拉,不提前。
“多谢。”
“没事,提前预支你的,以后也可以这样做,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妥。”
“你娘好一些了吗?”
“已无大碍,多谢救命之恩。”
“我也没有做什么大的事情,一切在于你的选择。”
“店铺的寒冬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来春天了,我的第二个店铺就要开了。”
年过去了,存货应该没有了,是时候出来买了,她的生意要红红火火的开张了,送冰棍什么的都当是提前预热了,真正的大鱼在后面。
至于人,心里已经有了选择,还是要再等一等的……
给了墨白一个账本,“每天记录卖了多少,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