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润以为自己在驰羊城的生活会平平淡淡的,从盛安到这里来,明面上是为了到娘家,实际上却是荆夫人的吩咐。
其实,荆夫人本身并没有这样大的权力,并非是她想要驱赶一个人,那个人就愿意听从她的命令的。
然而,当时准备之丰富和迅速,以及那些护卫,不得不说也有侯爷的意思。
不过,侯爷和夫君不见得一心一意,他还有两个儿子,都是出于荆夫人身边,况且,荆兰礼也是一个很有才赋的人。
仅仅从姜润的角度来讲,或许她有些自私,期望荆烽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按照父亲大人的指令进行,这样,姜润还有回去的机会,毕竟这一次出来,荆夫人也并没有说到归期。
所以说,有了荆府的前提,姜润就有可能一直得到荆烽的庇佑。
不过,这两天的征战消息也纸片一样的传到了天下的各个地方,平阳侯的兵力的确不凡,竟然一直和荆家军保持平手,这还是朝廷开拨了不少兵力。
也不知道荆烽受伤没有?
应该是平安的吧,听说他用兵一向是如此,别人都模仿不来的,这也是侯爷如此相信他的原因。但若是只是儿子的身份,身为一方威猛将军,必须要有实力才可以。
这天,姜润被驰羊城太守的夫人邀请去看戏,盛安一般是邀请客人赏花,不过,驰羊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容易生长颜色绚丽的花朵。
姜润还以为这里的戏曲是那种崇尚武打豪放的模样,谁知竟然出人意料的请来了盛安的戏班子。
当时姜润还没有机会在盛安欣赏一番呢,是以,她笑着点了几个名目。
太守夫人也是个陈英英一个类型的,长得白白胖胖,穿着红色的花纹衣裙,头上金色的发饰,虽然算不上漂亮,但足够体面。
倒不是从姜润的审美方面来看,而是从她们其中坐在稍微后面一点的位置,她们的目光中很明显的有嫉妒和羡慕。
姜润因为要出席,坐在很多人都可以看见的位置上,不好随意打扮,也就比平时多带了两个头钗,也戴上了一副翡翠耳环。
因为她的肤色白皙,穿着翠绿色的裙子不仅不会显年纪,甚至更加衬托出她的白皙,起色也越发的好。
几个女子围在姜润身边奉承着,说着姜润的好话,又提起了最近荆烽打的几场胜仗。
不得不说,平阳侯府的确是一块儿硬骨头。
这也是有原因的,当时从朝廷中与外来一些王侯合作的谋士,在荆府的收拢下,得到了一部分的人,但是还剩下很大一部分,逃到了礼贤下士的平阳王的身边。
他更是如虎添翼,也是他能够坚持到如今的缘故。
而姜润从陈家打听到的消息,和在宴会上听见的很不相同,也不知她们是不愿意让姜润知道真相,还是说为了奉承。
也可能是是她们甘愿做井底之蛙一样的女子,不看到那些危机的情况,反而能在当下活的更好吧。
太守夫人指着上面弹琵琶的舞女,伸出染着红色的指甲,骄傲道:“夫人,这位听说是盛安最有名气的琵琶手,弹唱的喜悦曲子会让人哈哈大笑,若是伤心的曲子,会让人潸然泪下。”
姜润装作喝茶的功夫,低着头听见了小弩道:“是李文琦,长生坊的人。”
这是姜润没了解之前,让小弩打听的,若是她不清楚状况,惹人笑话,实在不好收场。再说,她准备在驰羊城这些天为陈家的境况周旋一番。
毕竟,她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终究还是要离开的,若是离开之前,能够让他们活的更好,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原先,姜润心里还存着一个疙瘩,总觉得陈家对不起阿娘,也对不起阿爷,若是她们能早些同意,或许阿娘她们相处的时间能更长一些。
也无需背负离家不孝的骂名。
现在既然已经弄清楚的真相,原来是那位老太太当时把持着陈家,为了一己私利而不肯放弃任何一个攀附权贵的机会,这才让阿娘被迫离开的。
如此,姜润也无需计较一些小事情了,她和大姨的对话中,感觉舅舅和大姨的关系看起来很亲密,但貌似仍旧有一些隔阂。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是过于亲密,总会有一些猝不及防的矛盾。
姜润呵呵笑了笑:“是啊,长生坊的李文琦先生,才艺自然与众不同,出神入化。”
她自然没有听过的,在盛安也不经常出门,在盛安的民风和驰羊城的民风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若是这里的妇人外出,也是极为正常。
至于盛安之中,有品级的妇人都是很少外出,即使要去祭拜等,也要密集的车马小厮婢子随性。
姜润因着荆夫人那时候还算明理,其实也就出去看望了雁栖,至于别的,也不好多去。
那太守夫人一听,知道自己的安排对了姜润的胃口,略带赞赏地看了一眼坐在左后方的女子,是她建议的,来自荆府的少夫人毕竟还是年轻的,虽然有一些浓墨重彩的经历,也需要闲暇的时间。
而戏曲则是无伤大雅的欣赏曲目,自然就按照这个来了。
“没想到夫人也很懂啊,我本来请了人还有些惶恐,生怕夫人你不喜欢,到时候,我们可太失礼了。”
这太守夫人说话也很谦虚,不过,因为在偏安一隅之地,总是接受着其他妇人,不管是比她年轻的,还是比她年纪大了许多的人的奉承。
无论真心还是假话都很难听得出来,有点麻痹的意思。
是以,姜润的话让她感到很兴奋。毕竟是太守大人安排的,至于男客那几桌子,全都是摆设而已,大多是太守的下属,还有一些驰羊城的富商。
主要就是为了让姜润乐呵,请了陈老爷,也就是姜润的哥哥,也是出于荆府的面子罢了。
太守夫人被提前吩咐了,最好是和荆家少夫人搭上关系,若是不能,也莫要得罪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