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青仔细想了想,猜道:“莫非,如此修行,须契合心性,心地邪恶之人修行不了,相性不合?”
“狗屁!”张燃笑了。
“我这教导方法又不是佛家禅功,心性的相性对功法和剑术没有影响的。”
“需要心性品德够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人品好才会知恩图报,不会背叛……”
“若是教会了一个不听使唤,有可能被对手拉拢过去的高手,那岂不是吃多了撑的?”
“万一有一天,别人拿剑来砍我,用的还是我教的拿手本领,你说这滋味是不是很酸爽?”
诸葛青面上一红:“恳请大师兄传下秘法,诸葛青于此发誓,以后必忠心师门,唯大师兄马首是。”
“哎!”张燃伸手一拦:“何至于此,誓言就不必发了,以免伤了咱师兄弟感情。”
张燃不相信誓言,更不相信个人品格。
凡世种种,皆由利益而起,随时事而变。
答应诸葛青,只不过双方各取所需。
若是诸葛青真的改了心思。
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时诸葛青心魔大起,修为再无寸进也怪不得张燃。
若是诸葛青真的一心一意,谨守承诺,自然是进度如飞,这一点,张燃倒可以保证。
柳翠儿的进境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单凭授徒能力,他可以吊打这个世界绝大部分前辈高人。
“好,诸葛师弟,在正式授剑之前,我得先看看你的根基法力,使出你拿手剑术吧,攻击我……”
没有别的意思,张燃既然决定教导,那就有必要替寒烟谷培养一员大将出来。
这样,也能收获大量的气运本源力量。
他的做法就是舍弃一些世界本源力量,催化诸葛青领悟剑法真意。
这是投资,投入一小部分,得到更多。
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的。
毕竟诸葛青强大起来,本身气运大涨,他归附于张燃,气运相连,张燃的气运也会跟着大涨。
再一个方法,那就是以对练的方式,用出看破能力,看穿诸葛青的弱点所在......
再针对这些弱点,逼得诸葛青不知不觉中改变这些缺点,从而达到完美层次。
剑法一旦完美无缺,就会生出奇异的变化来,更契合于每个人本身,做到人剑合一。
手中长剑与身体无分彼此,更与天地元气交相应合.....
诚心正意,因剑生势。
这才是突飞猛进的真意所在。
如此做法,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厉害功法和强大天资,最重要的是教导人的眼光要高,见识要广。
还有对技法的领悟也必须强到一定层次。
眼光不高,就看不出敌手的弱点。
见识浅薄,自然就想不出什么办法来针对训练。
而本身境界不高,就不会知道前路方向。
这种手法,旁人实在是学不来的。
有些人自身见识够广,本事也够厉害,但只是按部就班一点点练习得来,是时间的奇迹。
对于敌手的弱点,怎么破法?
他们就有些看不清楚。
自顾自的演示绝学,让门下弟子依葫芦画瓢的修习。
纯粹是经验式教学。
当然,经验式授课也有着一定的道理。
那就是:前人都是这样练过来的。
既然我能成功,你照着成功的模式去修炼,总有一天也能成功。
有一些脑子死板的,更会把祖宗成法奉为圭臬,容不得丝毫亵渎与违背。
稍有创新就是大逆不道,以门规责罚。
如此以往,就会造成一个现象。
有些人修某一套秘法玄功,能快速进步,被称为天资不凡。
另外一些人修习此种玄功,却是难以寸进。
练得快的就是天资不凡。
练得慢的就是天赋不行。
就需要挑选适合的弟子。
因此各门各派,就会四下里寻找一些所谓的“优秀资质”的弟子。
有擅长根骨的,有擅长悟性的,有擅长实战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找到的大多数“好弟子”,并不是真的资质好。
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灵魂比较契合本门功法。
换而言之,如果身体和灵魂并不契合某派功法,就算是再怎么有天赋,也是成就感人,完全找不到原因所在。
于是,就有些高人隐士叹息着弟子难寻,尤其是能传承衣钵,令门户光大的优秀弟子更可遇而不可求。
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多少年来,曾经埋没了多少英才,他们往往等到垂垂老矣,才明白自己走错了道路,选错了功法。
就跟主世界所说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一个道理。
这里涉及到一个适应性的问题。
人生,有多少次机会可以重来?
而到了张燃这里就不一样,他能看穿所有人的优点缺点,看穿所有人身上的生机死气。
一双轮回天眼,能看出所有人每一点的进步,指出正确的方向。
只要受者不是愚钝的如同猪郡,他就有办法,逼出潜力。
并且找到最适合的修炼方式,从而用最快的速度进步。
这种优势,无与伦比。
任凭一个人天赋资质不错,潜力也雄厚深沉,那也只是代表此人有着希望成为强者。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人才。
但为何偏偏有些人一飞冲天。
有些人却沉沦下僚,一生潦倒呢?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优势激发出来。
天赋强者走错了路,潜力强者失之于环境,蹉跎半生。
所以世上就流传出了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环境不对,路途不对,你让千里马拉上十年车,每天只是吃一点稀糠干草,会打熬得这匹马比驴子都不如。
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在张燃看来,诸葛青缺少许多东西,别说把潜力激发出来了,这样东学学西学学,不求甚解,也不遇强敌,终日被人欺辱着前进。
他不退步都算是心志坚韧了。
心不诚,意不正,剑法自然也就不用说了,那自然是练不成的。
孟秋娘对他不待见,见到就烦,谈不上有什么指点。
而白云师太那里,包括紫霞、青霞两姐妹,谁知道她们打的是什么主意,只是一个劲的糊弄了事,教一点花花招数,就随他修去,也不去管他到底能不能修出什么成绩出来。
这样下去,诸葛青就越来越废。
幸好他的根基还算不弱,十几年的修持也不算全然一无是处。
至少,他的练气法,练神法已经壮大起来,开始修到了元神境界。
这完全是天赋和练气法的功劳,跟诸葛青是否努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可以这么说,诸葛青这个元神剑修,其实是最弱的元神剑修那一批。
比起散修都好不到哪去。
这由不得他不心急,尤其是当日被柳翠儿随手打败后,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就更加焦虑。
因为他发现,这两日,就算是偷偷的躲着修练大师兄讲授的剑术,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并没有突飞猛进。
比起那些外门弟子来,单论剑术的话,他的理解和实战能力,其实还要差上不少。
这就有些不好接受了。
更别提柳翠儿那种神乎其神的用剑方式了。
诸葛青更想象不到,他所练所学,与柳翠儿所练所学,到底区别在哪里。
诸葛青终于不是个傻子,在他拉下身架,四处打探之下,终于弄明白了。
这其中的区别,其实是大师兄的缘故。
教导方式的不同,以及针对性修练方法,就导致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大多数门派都有着亲传弟子和外门弟子的区别,其实相差天远。
原因就在“亲传”两个字上面。
一边是教了功法,就自行琢磨。
一边是师父亲自指点传授,高屋建瓶,量体裁衣般的教授,当然大不一样。
柳翠儿反常的进步,若说不是因为大师兄亲手教导的原因,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听得张燃答应教导剑术,他兴奋得双眼放光。
所以说,时移事易。
完全不记得几个月前,对于同样的场景,他还是不屑一顾的。
“出手吧,让我看看你的剑法功底。”
观看自然是不用的,张燃想要的,其实是让诸葛青体会一下,剑法的本源奥秘。
剑仙,剑仙,你连剑都用不明白,那还谈什么剑仙?
诸葛青重重点头,也不担心是否会伤到大师兄,腰间青云剑如同一道匹练般席卷。
铮......
剑芒闪了闪,就到了张燃身前。
剑锋隐隐有着丝丝灵动,十分快捷。
像一只灵动小雀一般,在青青山林中飞舞翱翔。
张燃颔首,眼前这一剑倒是有点看头,那几日他一直讲课,对雁荡寒烟谷奠基剑法五行剑诀一点点剖析明白。
诸葛青没有听到心里去,也不去接受幻境试炼,但到底还是记住了一些东西。
这些日子,很可能就躲在一边苦苦修练,倒学了一些东西。
这一剑里面有着五行水剑柔韧绵长的一丝韵味,并不全是蜀山剑法的灵秀之气。
可惜的是,剑法之中既没有气势,也没有意志……神意散乱,剑是剑,人是人,并不能凝结一体,翠儿小姑娘当日说得没错,他的剑法其实就是花架子。
改不了这个用剑习惯的话,再怎么练也是没用的。
所以针对性的打击,意义就在这里了。
张燃轻松伸出手指,指尖萦绕淡淡金芒,微微向左一拔.....如小雀一般的剑光,不听使唤的飞了回去。
反刺诸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