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加入收藏 |
我要当作家 我要当编剧
第441章 劝说

作者:千叶子 字数:1998 字


“那这样最好了。”

第二天一早,阿青和温建木还有杜审言便出发了,杜娘自己吃完早饭后便到各家各户去告知这一个消息。

杜娘先是来到李婶娘家里,刚见到李婶娘便说:“她婶娘,我们家芷香准备开采猫儿山的石头了,到时候你和哥哥去帮帮忙呗?”

李婶娘明明把话听清楚了,却故意的说:“你在说什么?”

“我说到时候你和你当人去猫儿山帮忙,也有工钱可以拿的。”杜娘又把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

李婶娘理了理头发,突然又开口大笑起来:“你在骗谁呢?你们家里穷得叮当响,怎么开采?难道是用锄头挖吗?”

杜娘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得把杜审言和杜芷香一大早出门去找机器的事情说了一遍。

没想到李婶娘不仅不相信,反而叫她男人也出来看看,这一家人真的是疯了,开采猫儿山,真的是异想天开。

“我说弟媳妇,你们怕是想钱想疯了吧?再怎么着也不能打起猫儿山的注意吧?难道你家闺女上了几年的大学是白上了不成?几年前不是已经有专家过来考察过,你当时也在旁边的,他们都说猫儿山的石料是废物,没有什么用的,看来杜芷香真的是上学上傻了,小时候我看她倒还机灵的,怎么约长大越糊涂了呢。”

一旁的杜审言兄长也跟着劝说杜娘:“是啊,弟媳妇,你回家劝劝审言和芷香吧,我们家就是农民的命,不要让他们瞎折腾了,还是好好的守住那几亩博薄地就行了。”

杜娘面对兄长和嫂子的挖苦,也不好再说什么,直接离开了他们家。

然后顺路又来到宋婆子的住处。

宋婆子平时也跟李婶娘一样,平时喜欢各种叽叽歪歪。她现在已经快五十岁了,由于和上一个老公性格不合,又从新改嫁,儿女见她这样已经是多年在外工作不回家了。

结婚刚不久,宋婆子和她男人已经吵了四五次架,说是结婚其实就是跟一个男人生活而已,就连象征性的酒席和身份证都没有办,挑了个好日子,宋婆子直接带着生活用品来了,也不怕旁边的人说闲话,当晚直接住在一起。

那时候村头还没有流行跳广场舞,每天吃了晚饭,宋婆子总喜欢各处串门,而串门做的事情,不过是说说哪家发生了什么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总免不了他们一顿吐槽。

这天早上宋婆子刚吃完早饭,便倚靠在们沿,蹬着门槛,见了杜娘走过来,便笑道:“你这是往哪里去呀?这么大清早的,不跟你男人暖被窝,瞎跑些啥呢?”

杜娘听了,立马红了脸,牛头看了下还好周围没有人。

宋婆子见杜娘红了脸,便觉得自己说话的本事真不错,一两句话就可以把人的脸说红。

于是又继续:“你还红了脸?你们夫妻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做什么事情,难道我们不知道吗?别装了,从你们窗下经过的时候早就听见了。”

宋婆子知道她只是胡说八道,但是凭自己猜想应该不会错的。

平时在村里本就不多言的杜娘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恨不得找个耗子洞转了进去。但是心里又一想,自己本没有做什么事,凭什么要不好意思,明明是宋婆子再乱说,况且自己和男人都是一大把年纪了,早对那事没了兴趣。

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于是杜娘终于鼓起勇气怼了回去:“我们就算是破锅破床的,也比你朝三暮四的好,既然你羡慕我们常常做那事,说明我们关系好,谁知道你下一个男人在什么地方呢。”

宋婆子一惊,没想到平时他们嘲笑的对象,今日居然有勇气反抗了。这时候他男人贺老头子刚洗好了碗出来,见杜娘红着脸和宋婆子在说些什么,便问:“大清早的,老远就能听见你们的讲话声,刚刚说什么‘破锅破床’的,是什么意思啊?谁家破锅破床了?”

杜娘见贺老头子出来了,便想起正事来,于是就问他:“她贺叔叔,我这么早过来,是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平时你在家休息的时间也挺多的,要不要到猫儿山做点事情,好歹一天挣点工钱。”

贺老头便问什么事情,杜娘回说:“我们芷香打算和她的同学共同开采猫儿山的石料,正缺人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要去的话,等我家芷香回来,就告诉她。”

刚把话说完,宋婆子就拧了贺老头的耳朵一下:“你听她胡说呢,不准给我去,好好给我守着家。”

杜娘想起刚刚宋婆子挖苦自己的话,便捂着嘴说:“守着家干做什么,房子就在这里,难道还有人偷不成。成天在家里不出门,都这个年纪了,也造不出孩子来了。”

宋婆子听了,脸上立刻生了怒气,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到什么好的话怼回去。

贺老头子却连连点头:“要去,要去,给你们家芷香说,我一定要去。”

“你回家挺你的尸去,凑什么热闹!”说完,“啪”的一声打在了贺老头子的脸上。

“我想去,难道你还捆住我的脚不成?”便悻悻的回房去了。

杜娘见贺老头被打了,自己也没意思,又问其他村民愿不愿意去的。

杜娘一连找了一上午,走了十来家,就连其他湾里的也找过,愿意来的不过是三四家而已,他们大多数都不看好阿青能够找来投资商开采猫儿山。

以为不过是把他们骗来像土地承包商那样,男的就用背篓将地里的瓜果蔬菜一份一份的用人力运出去,女的就用在地里连续采摘四五个小时,这样弄得比在自己的田里还辛苦,而且工钱一天只有五十块钱,要知道现在在镇上随便吃一碗小面就是十来块钱。

由于村里只有这样才能赚钱,所以大家也就忍忍了,有的人不愿意这样辛苦,到头来又没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