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加入收藏 |
我要当作家 我要当编剧
第240章 真相到底是什么

作者:钟离三寻 字数:2011 字


现在仔细想来,确实自己太过于冲动了,那时候只认为花梅心地善良,绝不会说慌。

“娘,你想一想,为什么芍药非要等到大哥走了之后,才说这件事情?因为人走了,无可对证,而娘又相信,钻了空子。”

“自从芍药住进来,她做过什么?只会每天耍嘴皮子,逗娘开心,实质性的做过什么,这倒是没什么,可问题就在她要银子的速度,娘也说了,比兔子跑得还快。”

杨氏回想了一下,确实进了门,每天什么都不做,就连花梅的衣服都是她一手洗一手叠,因为怀孕了,所以想着不要做重活。

“娘好好的想一想,芍药到底是为了什么?孩子是不是大哥的?她这么做是不是有别的目的?那天花灯节,我看见她和一位男子在一起,娘还不明白吗?”

“什么?你说……说她和别等男人混在一起。”

“娘,大哥走了,你怎么会认芍药当儿媳妇,滑天下之大稽,别人都是怎么说的,说杨家人糊涂啊,背地里不知道嘲笑了多少次。”

“芍药不是一直说心里只有大哥吗?那怎么不去追随?反而留在这里过起了舒服的日子。”

“这……这……绿儿,这可如何是好?”

“我敢断定孩子不是大哥的,人生在世,银子和人最重要,人走了,只剩下银子了,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更大的目的?”

杨氏一声惊呼,“呀!”

“老天爷,我到底上辈子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要这么对待我。”一瞬间恍然大悟,后悔也来不及了。

“娘,一切皆有因果,种下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必要太自责,是芍药太过于的算计,着了她的道。”

杨氏两手一摊,任由眼泪流下来,“绿儿,是我错了,是我错了,原本以为是一个好姑娘,能为杨家开枝散叶,是我太着急了,没有好好想一想,现在怎么办?”

“娘,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银子花出去了,就让她还回来。”

“娘,这样……”

冬去春来,天气变暖,枝头上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老三拿了一个弹弓,正在练手。

“哎呦,谁打的我?”

芍药走的好好的,就被石子打中了头,不用说,她知道是谁了,两步并三步,过了隔壁。

“老三,是你刚才打了我。”

“我是在打小鸟。”

“可你打中了我。”

“我是在打小鸟。”

“你娘就是这么教你的?打了人不道歉不说,还不承认。”

“我打了狗,难道我还要向狗道歉吗?”

“你……”

伶牙俐齿,直接走过去,抓住了她的衣领,一个毛孩子,欺负到她的头上来了。

“住手。”

“姥姥,她要打我。”立马跑过去,藏在了杨氏的身后。

“花梅,老三是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打她呢?”

芍药尴尬的一笑,“娘,我没真的想打她,只是吓唬吓唬她。”

“一个孩子,你和她计较什么?就算做错了,你作为长辈要担当。”

她低下了头,掩饰了情绪,“娘说的是。”

最近几天,杨氏好像变了一个人,处处针对她,让她无地自容,若不是为了银子,她根本就不需要忍气吞声。

“回去吧,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芍药咬咬牙,忍了又忍,跟着杨氏一块回去了。

吃饭的时候,杨氏就做了馒头和小米粥,芍药吃的索然无味,也不知道这几天杨氏发什么疯?

“娘,您做的鸡汤很好喝,肚子里的孩子想喝。”

“嗯……家里紧缺,以前攒的银子全花在你的身上了,现在是时候你该出手了,拿出银子来,我去买母鸡。”

“娘,您在开什么玩笑?我哪里有银子?”

“既然没有,就不要说这说那了,我也没有,以后每顿都是这。”

以后不吃肉,这日子还怎么过?留下来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再拿一笔银子吗?

“娘,我倒是无所谓,可是肚子里的孩子,怕是以后不是白白胖胖,而是瘦瘦小小了。”

“我是过来人,比你懂的多,以前我怀蓝儿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白花花的馒头了,你去别人家看看,哪一个不是吃的粗糙的馒头,咯牙刮嗓子的。”

“蓝儿不也长得挺好的吗?我老了,该你照顾这个家了。”

“娘,家里真的没有银子了吗?”

杨氏叹了一口气,“实话跟你说吧,现在是负债累累了,以前怕你受委屈,给你吃好的穿好的,现在你受点委屈吧,这个家就剩几个铜板了。”

“那杨老板……”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哪有老脸再要?而且因为你的关系,绿儿对我爱答不理。”

“花梅,你曾经说过,等我们没有能力了,你来照顾我们,我可一直记着,你是好孩子,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心里。”

老妖婆是发现了什么还是在试探?

“娘,可我现在怀孕了,就算我想去干活,也干不了什么。”

“家里没有银子,老头子有病,我身体也不好,你怀着孕,那看来只能喝稀饭了。”

芍药没有再说话,她需要找那个人商量一下,到底要怎么做?

“请问是白云山住在这里吗?”

杨甘绿看着眼前的人并不认识,白云山怎么会认识这种人?这人衣服华贵无比,不可小觑。

“是在这里,不过出去了。”

“那可否打扰一下,想等他回来。”

“这是自然,进来吧。”

杨甘绿亲自倒了茶,“这是我自制的,配上吃食,别有一番滋味。”

罗舒倒也没有嫌弃,“略有甘味,回味无穷。”

“敢问公子从哪里来?并不是我们这边的口音。”白云山这辈子都没有去过远处,怎么会结识远地方的人。

“从北边来。”

“这吃食倒是特别。”

“这是我们镇独有的,大家都喜欢吃。”

“怪不得。”

这人举止有度,说话得体,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而且他的年龄与阿景差不多,又不是气势汹汹,应该不是什么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