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个店铺她打算卖粽子,嘿嘿,她查看过了,这里可没有,但是有大米和红枣呀,加上泉水,味道不会差,至于粽叶,找到了替代品,叫做柳叶,可不是柳树的叶子,她偷偷的尝试过,完美,这些事情,谁也不知道。
这里有的东西冬天就很少见了,就是说夏天有的,冬天没有了,有的冬天有,夏天没有了,而这个大米和红枣都能完好的保存,一年四季都有,柳叶也可以,晒干了以后,放多长时间都行。
一共有三十家左右的铺子,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她在想到底选哪个地方比较合适,可以卖的出去,人流量大一点,生意火爆起来。
都标注了位置,走过一遍,她记得一清二楚。
桌子上多摆了一道菜,粽子,先让自家人尝尝味道,吃个头。
“绿儿,在想什么呢?怎么不吃饭?”
“在想一个问题,店铺开在哪里比较好?”这要是想不出来,就吃不下,没有胃口。
“绿儿,这么着急呀,这就开始找店铺了。”
“对呀,月婆婆,作坊眼看着就要盖起来了,当然要找好店铺了。”
“你这孩子,怀孕了还这么忙,我还以为等生下了孩子才要弄呢?”
赚银子这个事情真的不能等,孩子还有好几个月呢,一点儿也不着急,先把店铺的事情弄好再说。
“月婆婆,我绕了小半个镇,有繁华的地方,有没人的地方,还有……”
“绿儿,你说的那个城北那边的店铺,我小时候去过,你可能不知道,我是小溪村的,只不过嫁到了柳弯村,一直没有回去,我对那里熟悉的很。”
“是吗?月婆婆,有什么看法?”
“我那村子离镇上也不过是三四里地,经常去镇上买东西,周围的好几个村子,都是到城北这边来的,别看地方不怎么样,好几个村子里的人都来这买东西。”
“而那个粽子,大米和红枣做的,可比面包实在多了,面包是虚的,吃也吃不饱,但大米就不一样了,像村子里的人肯定要买吃得饱的。”
月婆婆分析的果然到位,一针见血,面包基本都是有钱人吃的,平时过生辰什么的,像没有钱的人,吃饱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格调,都是浮云。
“镇子上的人和好几个村子里的人,有几千户的人家,把店铺开在城北哪里,总没错。”
月婆婆太厉害了,帮了她一个大忙,说的没有错,粽子适合所有的人吃,有钱的吃一个新鲜,没钱的为的就是吃饱,顶饿,一个粽子比一个包子要便宜几个铜板,还是比较合算的。
城北的店铺有五家,她要选择哪家呢?
“绿儿,该吃饭了吧。”
“好,吃饭。”不如得多吃了半碗,她感觉这个店铺一定会开的红红火火的。
“这家……不好……这家旁边是棺材,不好……”
白御景听着小媳妇喃喃自语,一会儿这个不行,一会儿那个也不行,总共五个,都不行。
“来,让为夫帮你参谋一下。”
“你看啊……这边是……但是呢……”
“就选这个,这个隔壁就是卖大米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做比较,其实算下来,相同重量的大米,隔壁的大米还是大米,但是咱们就不一样了,还有红枣和柳叶,比他们多一点点。”
“你个机灵鬼,还真是这样啊。”常年的进货,卖大米的人会把价格放到最低,已经谈好了。
想通了,一身轻松。
“哈哈……总于可以睡觉了。”
为了报答大家,也是规矩,盖成的这一天吃一顿好的,她高兴,谁也不能亏待了,找了三个人去做饭,就在以前的厨房,月婆婆当主。
三种肉,八个菜,外加糖饼,管饱,绝不能亏待了大家,至于她,就没去凑热闹了,人太多了,她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吧,以免出了什么意外,毕竟挺着一个大肚子,跑来跑去的,不太合适,由阿景在就可以了。
白御景特地回来做了饭,才离开的,简单的小米粥和粽子,吃的好舒服。
吴光还是穿着上次的衣服,因为他没有银子再买第二身衣服了。
“你来了,坐。”
“刚刚好,这里有粽子,你尝尝。”
杨甘绿拿了一个,给他拿了一个,容不他他拒绝,开始说道:“你看,把这解开,绕着下来,就可以吃了。”
“哇,满足。”
“哎,你别光看着我,你也吃。”
吴光闻着味道,最终还是打开了,咬了一口,香气四溢。
“这个可以冷吃,可以热着吃,就像冬天,可以热着,夏天冷吃。”
“你……”
“既然你来了,我就知道你的意思了,这第二个店铺,我卖的就是你现在吃的粽子,你觉得怎么样?”
来了,就代表答应了,而且还是作坊盖起来的这天,意思不言而喻。
“吃了很满足。”他来的时候并没有吃饭,而且是步走过来的,身无分文,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在极度饿了的情况之下,吃上一个,很满足,很幸福。
“嗯,咱们接下来谈一下分红的问题。”
“银子是八二分,你二我八,每天都要记录,这个等一下我教给你,你就是店铺的掌柜,至于你要不要招人,招几个人,都是你说了算,我要的是生意好。”
“先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我要看成果,要是做得好,就留下来,要是不好,也呆不下去了。”对于他来说,就要给他紧迫感,刚从醉生梦死中走出来,需要一点压力。
“等我一下,我写点东西。”
吴光从进来到现在,说话没有超过五句,一直静静的听着她说,她想的比较周全,而且做出来的东西,是奇特的,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心灵手巧的人。
“你自己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咱们就按手印,按了就不能反悔了。”
吴光认识字,这也是她选择的原因,当掌柜的就要有点掌柜的样子,虽然吴月不认识,但她学会了最简单的记录,勉强可以凑合。